癌症至今仍是現代醫學的重大挑戰之一。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被診斷出罹患癌症,至今數字仍在全球攀升。然而,癌症治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。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和技術為患者帶來盼望。本文將探討不同的癌症治療方式,如手術、化療、細胞治療..等,我們將一探這些治療的方式和限制、癌症治療費用,幫助患者及家屬更了解他們可能面對的選擇。
癌症治療有各種方法,每種方式都有其獨特的應用和特點。 以下分別對手術治療、放射治療、化療和標靶治療說明其治療方式及限制。
癌症治療傳統方法
1. 手術治療
手術治療是癌症治療的傳統方式之一,通常用於去除腫瘤或病變組織。 這種方法在早期癌症階段通常效果最佳,可以提供患者根除病變的機會。 手術類型因癌症類型和患者的整體健康情況而異。
手術治療的優勢在於快速去除可見的癌細胞,但局限在於無法處理微小轉移瘤或廣泛擴散的情況。 手術可能伴隨風險,如出血、感染和傷口癒合問題。 此外,手術後需要康復時間,且可能影響身體功能。 考慮到患者的整體健康情況和癌症的階段,醫生和患者通常會共同評估手術是否適合特定情況。
2. 放射治療
放射治療使用高能放射線照射癌細胞,旨在殺死或阻止其生長。 這種治療方法對於癌症的局部控制非常有效,特別適用於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或手術前的預處理,縮減腫瘤大小。 放射療法也可用於減輕癌症癥狀,如因腫瘤壓迫到其他器官的疼痛或出血。
儘管放射療法是非侵入性的,但它並不是沒有風險的,放療可能導致皮膚炎症、疲勞、噁心嘔吐、頭痛、噁心嘔吐、腹瀉、落髮、軟組織纖維化、關節僵硬抽筋和其他副作用。 此外,長期暴露於輻射可能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,如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,也會消滅正常細胞,因此在治療計劃中,醫生會確認輻射劑量和照射區域,以最大程度地保護正常組織。
3. 化療
化療是大家最常聽見的癌症治療方法,它是一種透過使用藥物抑制癌細胞擴散,並減緩癌細胞生長數量,並且緩解腫瘤所導致的不適症狀,以治癒癌症。 常見方式有,靜脈注射、肌肉注射或口服給藥方式。
雖然化療可以有效殺滅癌細胞,但也可能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,導致副作用,如噁心和嘔吐、腹瀉、口腔和咽喉潰傷、影響骨髓造血功能…等。 近年來,醫學界取得了巨大進展,研發出更為精確的靶向化療藥物,以減少不適和提高治療效果。
4. 標靶治療
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特定癌症細胞生長所需的分子的治療方式。 與傳統將好壞細胞通殺的化療不同的是,標靶治療的藥物具有更精確的作用方式,相對化療藥物而言,標靶治療的藥物對正常細胞傷害較少。 然而,標靶治療並不適用於所有癌症類型,標靶治療僅適用於具有相關標記的腫瘤患者,如果罹癌者沒有標靶藥物能辨識出的變異情形,那麼標靶藥物便無法進行標記。
雖然標靶藥物的副作用比化療藥物來的少,但仍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,如高血壓、皮膚問題、噁心嘔吐、腹瀉、胃腸穿孔、凝血功能和傷口癒合問題、肝臟不適、及心臟損傷等症狀。 這些治療通常需要基因檢測來確定患者是否適合採用此療法,以確保最佳療效。
癌症治療新方法|免疫細胞療法
近年免疫細胞療法的出現給予癌症患者一線曙。免疫細胞療法的概念源自於,取出病患自己的細胞,體外培養增量,接著回輸到病患體內,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,再次活化自身的免疫系統以攻擊消滅癌細胞。細胞療法又能細分成不同類型,例如細胞輔助免疫療法(CAR-T)、NK細胞療法,針對不同的病症,採用適合病患體況的療法。
免疫細胞療法挑戰
即便細胞療法看似是最好的療法,能降低患者的不適,然而此新型的醫療方式仍面臨許多挑戰,需要謹慎評估。
1. 複雜性和成本
細胞治療通常需要高度複雜的製備和處理過程,導致治療成本較高。 此外,需要專業設備和訓練有素的醫療團隊來執行這些治療,這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。
2. 風險和副作用
由於免疫細胞的基本原理是活化病患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,然而這種治療方法可能反而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身體原本的正常組織。依體質的不同,有些病患在療程的一開始可能會對免疫藥物產生過敏反應,或是涉及內分泌系統、腸胃道、肝臟、肺臟和皮膚不同程度的副作用。
3. 長期效果和安全性
關於細胞治療的長期效果和安全性,需要投入時間進行研究。 一些治療可能會導致細胞突變或不穩定性,這可能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。
細胞治療是一個充滿潛力的領域,可以為許多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,但它也需要仔細的研究和監測,以確保安全性和效果。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,細胞治療可能會在未來成為更廣泛應用的治療方法。
癌症治療費用
以上談了一些癌症治療的方法,治療費用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之一,癌症治療的花費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高。實際層面來說,我們必須防範未然,除了照顧自己的健康之外,財務健康也要顧到,保險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財務工具之一。
以下提供各項治療方式的費用,價格僅供參考,費用依腫瘤狀況、醫院所在地區而有所差異;實際價格與健保給付相關問題建議直接諮詢專業醫師或醫療院所。
1. 手術治療
每次約5-45萬
2. 放射治療
依治療方式不同,每月約2-70萬不等
3. 化療
依藥物不同,每年約50-200萬
4. 標靶治療
每年約60-360萬
5. 免疫細胞治療
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每劑約80-180萬不等;CAR-T免疫治療每劑約1200-1400不等。
結語
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為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帶來了生命的一線曙光。在過去,許多疾病被視為不治之症,患者只能無奈地等待,希望奇蹟降臨。然而,現在的透過現代的醫療科技,從傳統療法到細胞療法、SVF細胞療法…等,情況有可能得以翻轉。
先進的診斷工具、創新的藥物療法以及精密的手術技術使得許多疾病變得可治療,甚至可預防。例如,癌症治療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,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擺脫這一可怕的疾病的威脅。
此外,遠程醫療和電子健康記錄等科技應用,不論患者身處何處也能得到醫療照護。這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,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。
總之,醫療科技的進步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,將不治之症轉變為可治癒的可能性。這一線曙光為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帶來了無比的安慰,並激勵我們不斷追求更健康、更美好的未來。